中组部就制定颁布《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本篇文章3451字,读完约9分钟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全面提高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选举质量——中央组织部部长就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法》答问
最近,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公布之际,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条例》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说明制定《条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答: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党外团体外,都是选举产生的。党内选举制度在党内法律法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条例》是规范基层党组织选举的重要制度。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选举工作,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规范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有力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目前,中国有460多万基层党组织,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数量众多,层次各异,类型多样,是党一切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基层党组织选举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有必要重新制定《条例》。根据党中央部署,中央组织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做好《条例》制定工作。
《条例》坚持新时期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以党章为根本依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是新时期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的基本要求。《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规范基层党组织的选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量,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思想、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和动员群众、促进改革和发展、巩固党的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的坚强战斗堡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制定《条例》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落实民主集中制,规范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我们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依据,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二,坚持党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从严治党。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发挥党员教育的导向作用。第四,坚持与党内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体现党内法律法规的严格性。第五,坚持基层实际,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问:请介绍《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条例》共7章41条,主要包括:第一章《总则》,明确了《条例》的目的、依据和适用范围,强调在新时期深入贯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的总体要求,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量。第二章“代表的产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代会代表选举的有效经验,对代表的分配、资格条件和产生程序作出了规定。第三章“委员会的产生”,提出了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的基层组织成员资格的原则要求,强调了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作为把关人的作用。第四章“选举的实施”,主要规定了会议条件、候选人介绍、有效选举和有效选票的定义以及选票的申报。第五章“报告和批准”规定了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人事安排计划和选举结果的批准。第六章“纪律监督”,强调了基层党组织严肃的选举纪律,明确了要把执行情况纳入检查监督工作。第七章《补充规定》明确了解释权的归属。
《条例》不仅深入贯彻了党中央的最新精神,而且积极响应了基层实践的需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的统一,坚持解决思维和优化思维,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既要总结和巩固过去成熟的做法,又要充分发挥制度的有效性,充分体现其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问:请告诉我们《条例》是如何规定代表的组成的。
答:选举党代会代表是做好基层党组织选举的基础工作。十八大以来,基层党组织的选举突出了政治标准、严格的代表条件、严格的生产程序和严格的纪律要求,从而保证了代表的整体素质。《条例》总结了实践经验,规范了代表的选举。在代表条件方面,强调代表要自觉增强“四种意识”,增强“四种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遵守党章、党纪和法律法规,有能力履行职责,反映选举单位的意见,代表党员的意志。在名额分配上,按照党组织数量多、党员人数多、代表人数多的原则明确确定,强调代表名额的合理分配,优化代表结构,保证生产和工作中一线代表的比例。在生产过程中,要明确提名要从支部开始,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广泛听取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代表候选人由党组织集体研究确定。
问:请告诉我们《条例》对党的基层委员会的组成有哪些规定。
答: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党的基层委员会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举措。《条例》结合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从推进单位工作、加强集体领导的角度,规范了党员选拔、书记选拔、常委选拔、委员补充的条件和程序。一是明确委员候选人的条件,强调委员候选人的提名应遵循德才兼备、德才兼备、团队结构合理的原则。同时,提出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基层党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既满足了队伍结构的要求,又体现了行业领域的特点。第二,要区分开党代会和开党代会选举基层委员两种情况,根据基层实践和多年工作实践,对委员候选人的提出、审查和审议作出具体规定。第三,坚持差额选举,明确基层委员候选人差额应“不少于应选人数的20%”的底线要求。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候选人,应当根据差额一至二人以上的人数提出,才能当选。四是贯彻党章关于选举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规定,强调基层委员会委员一般要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进行补选。
问:请告诉我们《条例》对会议选举的组织和实施有哪些规定。
答:会议选举是基层党组织选举的重要环节,也是选举成功的关键。《条例》总结和吸收了各地、各单位积累的实践经验,对会议选举的组织实施作出了具体规定。例如,在会议条件方面,当明确举行选举时,有投票权的人数不应少于应出席会议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至于候选人的介绍,很明显,选举单位的党组织或大会主席团应以适当的方式向选民现实地介绍候选人的情况,并对选民提出的问题作出负责任的回答。在书面投票中,很明显在选举中采用了无记名投票。选票上的代表候选人名单、常委候选人名单和常委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划顺序排列,书记候选人名单和副书记候选人名单按上级党组织批准的顺序排列。就选举要求而言,规定在差别初选中投票支持半数以上应有投票权的人被列为正式候选人,在正式选举中赢得半数以上应有投票权的人可以当选。在申报投票方面,我们坚持全面准确地反映投票选项的内容,反映党员和代表的选择,保障党员和代表的知情权,规定申报投票包括投赞成票、不投赞成票、弃权和选择他人。
问:《条例》如何贯彻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
答: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选举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规划,认真组织和检查全过程。《条例》贯彻党中央的要求,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体现在选举工作的各个方面。例如,在候选人的选择方面,规定要加强对候选人初步候选人的审查和控制,审查代表候选人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的基层党委,审查前一届党委产生代表的程序和资格。;根据规定,原委员会提出的党总支、党支部、党委、纪委委员、书记、副书记人选,应报上级党组织审批。在上报和审批方面,明确规定大会的要求和人事计划要上报有审批权的上级党组织批准;明确选出的委员须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常委、书记、副书记须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在纪律监督方面,要明确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选举的领导,坚持教育、警示、预防为主,对违反党章、法规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问:请谈一谈如何实施《条例》。
答:法律法规出台后,关键在于实施。党中央对学习宣传贯彻《条例》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强化“四个意识”,强化“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问责,确保《条例》的贯彻落实。要认真做好《条例》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加强对党委书记和党员干部的培训,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刻领会《条例》精神,全面把握《条例》内容,切实增强贯彻《条例》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意识。加强监督指导,确保《条例》要求得到落实,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标题:中组部就制定颁布《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1911.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