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卖身”阿里已坐实 搅局可以颠覆难
本篇文章2307字,读完约6分钟
昨日,“豆荚”宣布将其应用分销业务并入阿里巴巴的移动业务集团,双方已签署M&A协议。然而,出售背后的“豆荚”能被再次翻转吗?从目前的应用市场结构来看,恐怕很难。
作为中国最早的应用商店之一,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豆荚应运而生,并迅速占领了安卓市场,成为“应用市场”应用中的独角兽。然而,作为为数不多的互联网初创企业之一,豆荚仍然无法逃脱“出卖自己”的命运。
最近,有报道称阿里巴巴将以2亿美元的价格全部收购豆荚。收购后,豆荚将并入阿里巴巴移动集团,并向于永福汇报。
这个谣言昨天被证实了。2016年7月5日下午,第三方应用商店“豆荚”宣布其应用分销业务已并入阿里巴巴移动集团,双方已正式签署M&A协议。目前,双方都没有透露具体的收购金额。因此,之前的收购传闻已经尘埃落定。尽管交易价格尚未公布,但它已从两年前逾10亿美元的估值缩水,这已成为事实。
豆荚被反复出售
2013年5月,一些媒体透露,联想音乐商店正在与豆荚进行收购谈判,并已达成初步意向。然而,联想e2e生态系统副总裁常成和豆荚创始人都在微博上否认了当时的传言。
2015年1月,有报道称腾讯将大举收购豆荚,其创始人王俊义公开表示:“我没有听说腾讯收购的消息。”再次否认了豆荚被收购的谣言。
2015年2月,有报道称联想的移动互联网子公司魔术工厂(Magic Factory)将收购豆荚,但两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消息并不属实。
2015年6月,有传言称阿里巴巴希望以15亿美元收购豆荚。据报道,在2014年初的B轮融资中,豆荚的价值约为10亿美元,但这一消息最终没有得到证实。
2016年7月,有报道称阿里巴巴以2亿美元收购了全部豆荚,这一消息被证实是真的。尽管收购的具体金额没有披露,但豆荚无法逃脱“出卖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豆荚会被反复出售?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豆荚的商业模式和自身定位不明确,转型之路艰难;其次,由于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财务压力,没有互联网巨头支持的互联网初创企业正在苦苦挣扎。从目前国内移动应用分销市场来看,自我推销可能成为豆荚自助的最后砝码。
为什么阿里最终会成为“接收者”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巨头为了抢占市场先机,纷纷发起卡位战,阿里自然是其中之一。我早就计划收购豆荚阿里,但当时王坚持要做一个内容发布平台,错过了“推销自己”的最佳时机。
在阿里看来,近年来,它继续在移动领域发挥实力,试图通过频繁的并购与腾讯百度竞争。阿里最近的财务报告显示,虽然移动终端对平台交易量的贡献最大,但它在移动应用分销市场上确实很弱。
2014年,阿里收购了uc browser,并间接收购了pp assistant。被收购后,pp助理的用户开始增加,阿里系统的资源得到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推广效率。
然而,由于pp assistant最初是ios越狱,业务重点仍然是ios,而且pp assistant的安卓版本几乎没有推广,所以阿里在占领安卓用户市场时遭受了损失。
据艾传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53.7%的用户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其次是终端厂商搭建的应用商店,占34.3%,系统运营商的应用商店占25.8%。据艾传媒咨询分析,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比例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并将继续引领应用商店市场。
因此,阿里不会放弃这块大蛋糕。作为中国最早的第三方安卓应用市场之一,豆荚自然会成为阿里的囊中之物,而阿里也在努力进军移动分销市场。
颠覆应用市场结构是困难的
从15亿美元的估值到目前预测的2亿美元,仅在一年时间里,豆荚的估值就大幅缩水,这表明豆荚目前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它曾经占据了安卓市场一半以上的用户,其竞争力不如以前。
豆荚的创始人王曾坚持“豆荚”不应出售。除了对豆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之外,他还试图保持豆荚的小而新鲜的风格,并在自己的控制下独立发展。然而,面对安卓用户的持续下降,没有互联网巨头支持的豆荚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他出卖自己来拯救自己。
销售背后的“豆荚”还能再翻吗?从目前的应用市场结构来看,恐怕是非常困难的,主要有以下四个困难: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机会已经过去。几年前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第一家进入市场的应用商店,豆荚曾经是相对强大的移动互联网流量门户之一。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立,智能手机和移动用户的增长红利期已经过去。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粘性用户甚至更加困难。
其次,该行业竞争激烈。目前,国内应用市场的竞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互联网巨头如百度移动助理、阿里pp助理、腾讯App Bao、360 Mobile Assistant等所主导,另一类是由华为、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带来的应用商店。互联网巨头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应用市场,并率先占领了一些粘性用户。新兴的手机制造商通过智能硬件的优势,将自己的应用商店与手机捆绑在一起,随着手机销量的增加,这带来了粘性用户,并侵蚀了剩余市场。
第三,它只对安卓用户开放。据了解,豆荚是安卓系统的管理软件。对于习惯使用iphone的手机用户来说,他们可能不熟悉豆荚,苹果自己的应用商店也不需要下载其他管理软件。随着苹果手机的普及,豆荚很难抢占安卓的市场份额。
第四,转型失败,应用商店品牌弱化。2013年下半年,豆荚开始从应用商店转型为移动内容搜索平台,试图打破僵局,但这一转型走向了死胡同。移动内容搜索蝙蝠已经占领了市场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使其垄断。豆荚试图分享蝙蝠的食物就像用鸡蛋砸石头一样。一方面,用户不会因为豆荚的新产品功能而放弃他们固有的心态,这违反了用户习惯;另一方面,豆荚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专业性也不够。它既没有集疏的优点,也没有移动终端的直接入口。从应用商店到移动内容搜索平台,过去应用商店的品牌明显减弱。可以说,豌豆的这种转化已经失败了。
结论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移动应用商店已经出现,但只有少数在大浪淘沙后被抛在后面。那些体验差、品牌影响力不足的手机应用商店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对于此次收购,阿里表示希望整合后的豆荚能与阿里移动的pp助理一起,使移动应用分销市场变得更大更强。然而,移动应用分销市场的分红期已经过去,基本格局已经固定。测试阿里在分销渠道的未来可能需要时间。
标题:豌豆荚“卖身”阿里已坐实 搅局可以颠覆难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5842.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