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位!新冠肺移植患者出院!
本篇文章2813字,读完约7分钟
7月21日,65岁的崔志强因COVID-19肺炎引起的不可逆肺纤维化,在湖北省接受第一次肺移植手术92天后,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获得重生并出院。据报道,崔志强是第一个因COVID-19肺炎接受肺移植后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
崔志强于1月23日患了COVID-19肺炎,在使用ecmo+呼吸机维持生命62天后一度被认为“无法治愈”,4月20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双肺移植后获得重生。在长达92天的术后康复期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20多名各学科的医务人员帮助崔志强克服困难,直至被安全护送出院。到目前为止,崔志强在患了COVID-19肺炎后在医院接受了166天的治疗。
经过62天的体外反搏,惊心动魄的肺移植
今年1月23日,崔志强出现发烧,并在2月7日确诊为COVID-19肺炎后住院。2月17日,他的病情迅速恶化。武汉红十字医院对气管插管给予有创呼吸机支持后,崔志强的血氧饱和度无法维持,第二天紧急进行了ecmo(俗称人工膜肺)治疗。
3月18日,崔志强被转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时,与他身体相连的体外反搏已经运行了一个月,细菌通过穿刺套管进入他的血液,造成严重感染。东方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周等人为他“盲目扎”股静脉,冒着极大的风险更换ecmo管道,控制感染。
在治疗过程中,崔志强的核酸测试多次呈阴性,他已经是一名患有肺炎的康复期患者,患有COVID-19。然而,由于COVID-19肺炎已导致其肺部出现不可逆转的肺纤维化和呼吸衰竭,他无法摆脱呼吸机和ecmo辅助设备,生命危在旦夕。
在对崔志强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后,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医疗小组肺移植专家组成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林惠卿教授确认,崔志强符合肺移植标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多学科科室紧急启动肺移植准备工作,并与国家专家组各工作组密切合作,进一步完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管理和术后治疗计划,做好术前充分准备。
4月20日,云南一名脑死亡患者捐献肺源,成功匹配崔志强。当天下午,在武汉交警的护送下,通过南航空“器官转运绿色通道”被运送到武汉天河机场,仅用了40分钟就到达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
4月20日17:43,供体肺源被送到东院负压手术室。陈静瑜、林惠卿等国家肺移植专家组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心脏外科、麻醉学等多学科专家在6个多小时后成功完成了双肺移植。
林惠卿说,手术后,肺移植对于COVID-19的晚期肺炎患者是非常危险的。20名以上参与移植的医务人员应在负压手术室穿戴隔离防护服和正压罩。“戴上正压帽后,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无法用语言交流,手术完全靠经验和默契完成。”林慧清说,这是对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和医疗保健的生理心理的一个极端挑战。
移植后,医生和病人一起努力消除许多“障碍”
好消息不断传来:手术后两天,崔志强成功移除了帮助他呼吸62天的体外反搏。从4月27日开始,他开始拆除辅助治疗设备如胸管、尿管和picc管。5月5日,崔志强开始尝试坐姿平衡训练。
然而,肺移植后的康复并不总是顺利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崔志强术后医生李光副教授带领10多个医疗队轮流值班,24小时守护着来之不易的生命。
5月9日,崔志强出现了明显的移植后不良反应,医疗小组立即给予激素冲刺、球蛋白等治疗,帮助老崔度过了“第一击”。自5月25日以来,崔志强出现了感染、多重耐药菌和肠衰竭的恶化。李广和他的团队制定了精确的政策,给予治疗如加强抗感染、将空肠内营养管放在床边、刺激肠蠕动等。逐渐控制感染,恢复肠道功能。
由于长期卧床休息,崔志强的全身肌肉力量几乎为零。手术后的头几天,他不得不转动眼睛配合治疗。每天上午和下午,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康复科王军民教授组成的康复小组为崔志强制定了一系列周密的康复计划,包括感觉听觉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本体感觉刺激、关节活动训练、穴位按压和音乐疗法,帮助他加快术后康复。医院还分配了一张床专门用于站立训练。两个多月后,崔志强的肌肉力量从原来的0级恢复到了3-4级。到6月中旬,他可以试着独立生活了。
据李光介绍,经过两个月的磨合,移植的肺已经完全适应崔志强的身体,氧合指数达到380以上,肺功能达到正常。然而,长期卧床休息造成的巨大不可治愈的压疮随时可能继发于下一波感染,这将成为对崔志强生命的新威胁。
经过反复评估,李光的团队认为,崔志强的身体可以承受中等规模的手术。6月19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俞默生教授为崔志强进行了骶部深度清创和皮瓣移植,并成功地将臀部的一个皮瓣转移到压疮处。术后大碗口压疮愈合良好。
据李光介绍,这一次,压疮手术大大加快了崔志强的恢复速度。7月9日,崔志强第一次坐在轮椅上,开始在地板上“游行”,接受单独治疗。7月20日,武汉的阳光开始出现。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崔志强坐着轮椅来到医院广场,享受了半年多来的第一次“日光浴”。
“多亏了医务人员!感谢党和国家!”
7月2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为崔志强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告别出院仪式,庆祝他的重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说,为了治疗崔志强,医院认真执行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的指示,不遗余力,不惜一切代价。医院党委书记万洪辉表示,人民医院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全力救治崔志强,不遗余力,这是金平总书记“以人为本,生命第一”实习期精神的生动写照。
6月12日上午,崔志强向医务人员要了纸笔,写了“谢谢”几个字,并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在21日的告别出院仪式上,崔志强写下了“出院了,谢谢大家”,他的家人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赠送了“生命第一医术”;打着“以人为本,爱无国界”的旗号,哽咽着说他们的感激之情不能对每个人说,但他们应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感谢医护人员!感谢党和国家!”
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医疗管理和医院管理局医疗质量和评估司司长马旭东在手术室观察了崔志强的肺移植手术,并密切关注他的康复过程。21日,在武汉驻扎了半年多的马旭东也专程到医院送崔志强回家。
在欢送会上,马旭东向崔志强颁发了编号为“5510”的“获奖证书”,祝贺他康复出院。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5510名住院病人中,崔志强也是疫情控制期间最后一个出院的病人。
马旭东介绍说,从4月中旬开始,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医疗小组肺移植专家组,聚集全国最精锐的医疗力量,一直在崔志强指导治疗工作。江苏和浙江的两个肺移植医疗队离开武汉后,他们在5月15日组织了第一次网上会议,并七次网上讨论了崔志强的治疗方案。
据报道,在COVID-19爆发后,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肺移植治疗COVID-19肺炎所致不可逆肺纤维化患者的国家,其中崔志强成功实施了6例新型肺炎冠肺移植。在COVID-19肺炎治疗“中国经验”的指导下,意大利、美国、奥地利和韩国四个国家分别进行了COVID-19肺炎肺移植。崔志强是世界上第一个在COVID-19进行了10次肺移植的出院病人。
标题:全球首位!新冠肺移植患者出院!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1925.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