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美国电影《猪排山》里的故事真实吗:志愿军五擒五纵最终胜利
本篇文章7947字,读完约20分钟
1952年,马克·韦恩·克拉克接替李奇微成为新任美国远东地区总司令。 他就任时,朝鲜战争已经进入阵地战阶段,交战双方总是争夺小山顶进行连续、反复、残酷的战斗。
奥斯卡金像奖由格雷戈里·派克主演的美国电影《门廊山》,在当时的山头之战中,美军经过艰苦的战斗保护了门廊山。
格里·派克扮演《猪排山》的主人公克莱门斯中尉(图源:时间网)
这部电影是在美国军队的资助下拍摄的,是美国的《主旋律》电影,也被称为《美国人的上甘岭》。
文案很丰富,但整部电影其实想说两句话。
一是借电影里两个美方高级将军的嘴说的——不是我们赢不了,都是政治家们拖后腿。
第二个是美国士兵的勇敢。
那么,事实真的如这部电影所说吗? 当时的“猪排山”到底发生了什么? 志愿军和美军到底怎么玩游戏,结果会怎么样?
文|王正兴望智囊团特约军事注意员
|黄俊峰望智囊团
本文希望智囊团的原始复印件,转载时请在文章前注明出处展望智囊团( zhczyj )和作者的消息。 否则,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也有人不赞同美国电影《猪排山》中“不是我们能不能赢,而是政治家们拖后腿”的看法。
1953年,他留下了以下话。
所谓的军事专家说,在我任职期间,只有有限的武力,不需要扩大战争规模,随时胜利都是我们的,我非常不赞成这种说法。 我们从来没有足够的兵力,但敌人有足够的力量,他们不仅能阻止我们的攻击,而且能赢得小规模的胜利。
——《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
这不是别人,而是当时指挥“联合国军”的美国远东地区总司令、陆军四星大将马克克拉克。
克拉克不认识到美军“打不赢仗”,但似乎没有领悟志愿军这一“小规模胜利”的真正意义。
1953年7月28日,马克·克拉克(左一)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官签署了朝鲜战争停战协定
腋成褘这一“小规模胜利”不断积蓄势头,时机成熟后爆发雷霆一击,取得了大胜。
这就是发生在“猪排山”的真正故事。
1
美国这支“生力军”给志愿军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末期,由于损失严重,美军向朝鲜战场补充了新的武装力量。
1951年4月9日下午,美国国民警卫队第40师团的先头部队乘坐运输舰“越南将军号”到达横滨。 国民警卫队第45师团的出发准备也结束了。
他们是美国派往朝鲜战场的第八和第九师,也就是美军的第十六军。
注:一点人认为战争中的美军在朝鲜只有7个师,实际上美国投入朝鲜战场的是1名骑兵,步兵2、3、7、24、25、40、45师,陆战1师共计9人,还有空降187团。
虽然美国国民警卫队最初是为美国各州的民兵组织整合的,大体上是美军的后备力量,平时在州政府的指挥下,但联邦政府依然有权召集他们,实际上这种武装力量几乎没有缺席20世纪现在美国的重要对外战争。
美国国民警卫队是“名不副实”,是美国对外战争的利器之一
12月,美军步兵第45师和在朝鲜的骑兵第1师交替。
12月29日,美国45师全部进入朝鲜。
美国人所谓的“猪排山”(类似猪排)在米45师的防区内。
这座山,我们叫石贤洞北山,海拔281.2米,在当时敌我之间的缓冲区内。
1952年6月,美军为了夺回缓冲地带,制定了所谓的“反击”计划。
一个重点是位于丹南洞北山线的站谷川缓冲地带。
45师团长大卫l .路飞少将在车站谷川谷地仔细选择了11个战略重点,决心从6月6日晚上开始24小时365天内占领它们。 其中10日以猪排山为目标。
车站谷川,这个朝鲜半岛临津江的小支流多次“出镜”,成为中美双方对抗的焦点。
在美国45师的对面,有志愿军三十九军117师。
三十九军的王牌主力师是116师,说:“116打,看115,117转圈。”
实际上,115师和117师都不是等闲之徒,而是一等主力师。
美45师的行动给我117师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石楠洞北山被美45师180团占领后,南接近敌人346.6高地,东与敌人334高地相接,距我117师下朔谷、新村南山前端阵地约1.5公里,地形略高于我阵地。
我们117师阵地在美国45师最前线阵地的俯瞰制下,我们阵地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美军在6月6日切断石丹南洞北山后,迅速在高地建设土木地堡十多处和其他工程,设置了三根铁丝网,形成了环状防御阵地,谋求固守。
电影《猪排山》中的美军铁丝网(图源:时光网)
从地形上来说,这个阵地海拔比美军后方阵地低,而且在美军防御系统中稍早出现,所以敌人的控制很容易我不应该抢,在我抢后,反而更容易受到美军的三面交叉火力的打击。
丢了也很难保护,不打也威胁我军的安全。 怎么办? 这对117师来说是个难题。
但是,如果改变立场,美军将占领缓冲区的战略重点放在前面,将其兵力、装备“送到”志愿军阵地的前火力网下。
这是自愿的“来家里找死”,不会浪费。
重要的是:怎么打?
2
士别三天,志愿军可以这样战斗
战争中,实力弱的一方,往往不能期待一战中干燥的坤,需要通过一系列战略胜利消耗对方的生存力,积累小胜大胜。
这是毛泽东针对抗美援朝战争提出的“牛皮糖零打”战略。
面对眼前的困难局面,为了比较有效地打击和消费敌人的生存力,117位老师多方考虑,制定了这样的作战方针。
战斗不占领,攻击不遵守,速胜速离。
连续作战,反复争夺;
各分队寻找战斗机,轮流参战。
三十九军长吴信泉对这一作战方针非常满意——不要一口胖子,进攻不遵守,速胜撤退,很对!
吴信泉将军
117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正确的战略,可以说是对美国人“继续流血”。
美国人既然咄咄逼人,就应该切断前面提到的战略重点威胁我军的安全,我们就坚决击落你。
那我们就不要让你再占了。
等你占有后再打,反复打击你的伤口,让你出血。
看看这个无底洞里有多少美军步兵。
但是,通常攻击敌人的阵地,我方也要付出巨大的死伤代价。 对开战以来“火力极其不足”的志愿军来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潜力? 大量杀伤美军,能比较有效地抑制我军的死伤者吗?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志愿军不是已经在1950年刚入朝的战斗中只能打几百发可怜的子弹的状况(志愿军的机动炮兵在第一次战斗中打505发子弹,在第二次战斗中打549发,不及美军的第一次连续攻击),“猪排
志愿军火箭炮一齐发射,这时志愿军的火力大幅度增强
敌人也逐渐感觉到志愿军的这种变化,据美军统计:
更引人注目的是1952年春天,敌人可能稳步增加了他们炮兵的力量。 从4月到6月,敌人的大炮从710门增加到884门。 而且炮火越来越猛烈,印象深刻的是投在“联合国军”阵地上的子弹也很多。 从4月到6月,敌人每天发射的子弹从2388发增加到6840发。
3
志愿军“五擒五纵”,美军无法醒来的噩梦
猪排山(石贤洞北山)战役的信号
注:在上图的t字山,美国人也选择了志愿军比较孤立的战略据点,尝试了空中、坦克、炮兵、步兵的协同作战实验。 这是有名的丁字山之战,美军称之为面具行动。
这次很多记者参观的战斗中,美军丢了脸,消耗了360000磅炸弹和22个凝固汽油箱,12000发105毫米子弹和155毫米子弹,75000发50毫米和40毫米子弹,2000发90毫米坦克子弹和75000发直径小 这场战斗也因参观记者的报道,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舆论的高涨。
因此,并不是拥有凶猛的火力就能取得攻击的胜利,因为这场战斗也在与石贤洞北山战斗的过程中,结局变得鲜明了。
十七师一打北山
17师把任务交给了359团,团把任务交给了3营。
三营的决心:
以九连为主攻,从敌人阵地两侧突破,从西向东进攻。
8连2小队为了辅助攻击,攻击石贤洞北山和东山鞍部,拿到后,1部阻止东山援助敌人,1部从东向西合作9连攻击。
八连三小队成为大队预备队,机枪连队随行战斗。
八连突击小队长和班长潜入敌人阵地前被我炸毁的坦克内,注意了近一天,全面了解了敌人前线阵地的情况。
6月9日19点,三大队长陆子清、指导员郑绍华将攻击部队300多人分两路接近北山,22点潜入敌人前端。
掩护三营迎敌,师团不断以炮兵对敌人各阵地进行“欺诈射击”,难以发现和评价我的意图。
石贤洞北山战斗中志愿军炮兵注意站
22点40分,我的12名炮兵连对北山美180团a连(强化连)进行了10分钟的火力突袭,突击分队迅速向前开了通道。
我支援坦克和营地火力队,用直接射击破坏和压制敌人阵地地面复活的火力点,步兵于22点55分陆续开始攻击。
摧毁了6根铁丝网,摧毁了3个堡垒后,主攻方向的9连被敌人火力压在山坡上,中队长、指导员、1小队长等人受伤,攻击受挫。
小美军登机冲出阵地,冲上了一排。 一排士兵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搏斗。
队长看到攻击受阻,立即判断改变突击方向,不惜代价从左翼猛攻到山上。
两排尖刀五班在班长邓集琦率领下,一路进攻,拦住敌人四次,炸毁敌人六个堡垒,杀死敌人三十人,马上迂回到第一排敌人一侧。
美军形势不利,撤回阵地,我们两小队成功汇合。
这时,辅助攻击方向的8连2小队长受伤,副小队长牺牲,指挥小队长李海自主代理2小队长,美军的最前线也突破,攻占了北山和东山鞍部的敌人阵地。
突破敌人最前线后,大队长陆子清率9连3小队正面进攻,从西向东与8连2小队汇合,实施穿插分割,击退东山增援的敌人。 教导员郑绍华将9连1、2排编成一排,沿着山南侧向东继续攻击。
美军因我的猛攻而陷入混乱,我军乘机入侵敌人阵地,每个人都发挥近战、夜战的特长。
教导员在作战中受伤,不顾受伤程度,决心在美军混乱之际扩大战果。
他一边刺穿伤口,一边果断命令预备队8连3排投入战斗,沿着山脊北侧向东进攻。
主力对大队长率领的残敌发动了最后的攻击。
邓集琦战斗小组逃脱敌人的机枪火力,炸毁最后的核心地堡。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机枪阵地
23点53分,战斗胜利结束,志愿军死伤107人,全灭美180团加强1人强化连,枪杀敌人220多人。
晓,三营从石贤洞北山撤退了。
十七师二打北山
6月10日,美国180团的一部分占领了石贤洞北山。
349团评估美军可能是打扫战场,运送尸体,因此命令一中队长李国卿率领一个强化小队,带一门无后坐力炮、一挺重机枪组成小分队,去侦察。
21点,李国卿到达侦察,发现高地至少有一名加强排的敌人在修理工程,据此评价敌人很可能固守。
他认为我的小分队兵力、火力不足,但利用夜晚黑暗的掩护,趁敌人没有准备好,有信心获胜,马上组织兵力火力,准备给美军突然的攻击。
11日凌晨0点30分,潜伏在北山侧面的我们侦察队突然向美军阵地发动猛攻,仅8分钟就占领了阵地的最前线。
这时,美军对侦察队展开了反冲击。
李国卿根据美军的火力和反击状况,对敌人兵力的评价比预想的要多,大约连续1个。
电影《猪排山》中的美军突击(图源:时光网)
敌人很多我是寡妇,还不打吗? 李国卿推手,继续打。
一班用唯一的机枪控制整个正面,三班进入高地西南侧,从敌人方面开始攻击。
士兵高永水炸毁地堡时,敌人推出了爆破筒。 他又把爆破筒插入碉堡,用身体压住,和敌人一起死了。
8班插入高地南侧,切断了美军的退路。 9班从南到山顶进攻,2班从北到南进攻,从南北形成夹击之势。
这种打法一下子使美军多方面应战,那场战斗的决心动摇了。
2点30分,四次受伤的李国卿率侦察分队歼灭了敌人140人,我军死伤41人。
小分队马上从北山撤退,回到了阵地。
十七师三打北山
6月11日,美军又占领了石丹南洞北山,计划在声东击西,猛攻“8号目标”(我军称之为190.8高地)。 17师其后集中了第一炮火和兵力,在这个高地与美国180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美军趁我军无暇顾及北山之机,进行了昼夜修补工程,在山前山后建设了地堡40多座,半坑道工程2条。
主要地堡间交通战壕、战壕串通一气,阵地周围设有6根铁丝网,可以直接得到334和346.6高地主阵地曲射炮火的支援。
整个阵地防御系统完善,工程牢固,大大增加了志愿军进攻的难度。
美军方面支援的“猪排山”在恢复美军武器装备方面相当可靠(图源:时间网)。
但是,其实美军增加兵力增强北山防御是我的想法——志愿军加强的火力就是为此。
因此,117师团由炮兵团和分配的炮兵27团、30团共计16个炮兵连、55门炮兵组成炮兵群。
步兵方面这次由349团两大队承担攻击任务。
经过4天的周密准备,6月20日23点,志愿军在美军路上统治了它。
17师先用炮火袭击190.8高地,进行欺诈射击。
23点10分,炮火突然向石贤洞北山猛烈撞击。
防守阵地被突然袭击,前线阵地被破坏了。
两大队长朱光道、教导员张德禄立即指挥四五中队,发动了猛攻。
4这边也被美军复活的火力推动,死伤者很大,突破受到了挫折。
四连三小队士兵罗天喜奉命向前炸毁。
这可能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上最机灵的爆破手。 他辗转移动,在美军地堡群之间穿行,直接轰炸和炸毁了核心地堡。
美军其他堡垒失去了指挥,很快陷入混乱。
4连乘机炸毁了29座堡垒,与5连3排一起冲进美军主峰阵地,展开激烈的肉搏战,罗天喜又用铲子陆续击毙了2名美军。
5连3小队战斗到最后,只有周正弟等3人冲上主峰,在山顶与敌人搏斗。
21日1点,我4、5连歼灭了敌美45师179团d,两个小队和强化分队共捕获200多人,捕获了5名美军。 我的攻击部队也付出了150名死伤者的代价。
17师团三次进攻石丹南洞北山,我军共投入500多人和十几个炮兵连,歼美45师团179团,180团共500多人,我造成近300人死伤。
出击三次,都取得了胜利。
三十八军四打北山
7月13日,三十九军将阵地交给三十八军,其113师进入石丹南洞北山线。
美国45师趁着我军交替防守,想先下手为强,多次攻击113师阵地,都被击退了。
不来非礼也没能进行美军的攻击,轮到我军反击了。
到目前为止,三十九军已经树立了三次榜样,三十八军的自然心领神会,目标被定为石丹南洞北山,打法相同。
37连长朱月华接受任务,直接去看地形,说了三件事:不要丢武器,不要丢烈士,不要带回俘虏。
9月18日16点,113师几十门火炮突然对北山实施了20分钟的火力准备。
16点20分,步兵开始受到冲击。 4连尖刀8班突击太快,10分钟内连续炸毁5个地堡,冲上主峰。
班长姚福胜率剩下的战士孙振江、黄道文、徐长海击退了美军5次反击,牢牢守住了其核心阵地,终于等到其他攻击部队跟上。
全歼美军1人强化连259人,我军死伤74人。
石岘洞北山战役中的志愿军炮兵阵地
二十三军五打北山
1953年1月1日,二十三军受到三十八军的防卫。
20三军进入朝鲜战场很晚,比较谦虚喜欢学习,听说有这样的战斗机。 哪里可以错过?
月6日21点52分,二十三军67师201团5连在晚上偷偷迎敌,越过铁丝网后,在离美军(此时志愿军面前的敌人被美国步兵第7师交换)战壕30米处突然开始攻击,10分钟内歼灭敌人前端1排和1排班53人,
5连发动攻击的是67师37门火炮火力压制美军的主峰阵地,美军不动,无法援助,有力保障了5连作战。
但是,这场战斗是二十三军首次出击,我军也有57人死伤。
3月23日20点,从经验中学到的201团5连又来了,这次也遭到袭击,美军的最前线阵地再次遭到殴打。
五连败敌人三小队又两班,一百多人,七名俘虏。 我军造成了五十人死伤。
4月16日22点,5连,又来了。
这次,除了42门火炮,他们还带来了5辆坦克。 在坦克炮凶猛的直瞄射击的协助下,5中队长朱金佑拿着两排在9分钟内冲上主峰,自己受伤两次壮烈牺牲。
这场战斗中,二十三军改变了打法,留下五连一队固守,在等待美军反击的时候,使用炮兵火力大量杀伤美军冲击的步兵。
一排在保卫阵地的两天一夜,在我炮兵的支援下,杀伤了近千名美军,我军只有238人死伤。
“英雄儿”王成的原型蒋庆泉在这场战役中呼吁了那个有名的“向我开枪”。
电影中的王成(左)与现实“王成”——蒋庆泉(右)
18日,我军撤出了战斗。
改进的打法(我军称改进的战略为“一把抓住,连续抓住”)大幅度提高了对美军的杀伤效率,取得了下流的成果。
4
势均力敌,志愿军结束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1953年7月6日,朝鲜战争进入尾声。
在战场形势变化的环境下,二十三军军长钟国楚决定:我们现在要收这个高地。 就这样吧。
钟国楚将军
这次三军动员了67师的全部力量,以200团6连进攻石贤洞北山,拿到后,以199团6连、200团4连、201团3连共计13个步兵连,决心以67师的全部炮兵和坦克反击美军。
美国电影《猪排山》描绘的是这场战斗。
我的军队是必胜的,对面的美7师师长亚瑟·萨尔多少将是必保。
因此,美国7师大幅度加强了“猪排山”的防御能力,部署了2个第17团步兵连和1个火器连,决心在停战前死守这片高地。
67师预先在离山腰120米的地方挖了一条可以容纳加强连的屯兵坑道。
这个美军眼中的坑道对最后的攻击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军没想到攻击就在眼前。
7月6日深夜,志愿军火炮开始突袭,以每平方米一发的密度落入美军阵地。
这个密度总是只在美国人打志愿军时出现。 但是此时,角色互换,美军也尝到了对方炮兵火力密集的味道。
除了由96门火炮组成的炮群,志愿军坦克也参战,志愿军坦克2师4团2连16辆坦克被命令出动,击破猪排山后的美军346高地支援坦克,掩护步兵攻占石丹南洞北山。
200团6连在大雨中从矿井突然开始袭击,在坦克直瞄准火力的正确射击的协助下,美军的前端阵地像纸糊一样迅速突破。
坦克摧毁了美军地堡30多座,火炮5门,215号坦克在与美军m46的竞争中完胜,击毁了5辆敌车,自己没有任何损失,立下了巨大的功绩。
志愿军编号为215的苏制t-34坦克,战后被授予“特等功劳车”的光荣称号(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官网)。
但是向主峰冲突时,突击部队被美军的火力挡住了。
加强了6连的9连4组士兵,许家朋抱着药包向敌人的中心地堡,但由于大雨药包受潮,药包没能引爆。
转眼之间战友被美军机枪火力相继倒下,许家朋扑向堡垒,用胸部堵住枪眼,做出壮烈的牺牲,被追记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朝鲜战场上不断出现许家朋这样的英雄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六连歼灭了“猪排山”美军。
7日,美国7师发动反击。 但是他们没想到13连和96门大炮在等自己——美军撞到了铜墙铁壁。
志愿军的火炮毫不留情地向冲击的美军步兵的头上注入3年的愤怒,美军的正面强攻、侧后迂回等多种手段用尽,终于没有得到。
在7月10日的战斗中,志愿军火箭炮一齐射击击破了20辆以上满载美军步兵的卡车。
从7月6日战役到7月12日,二十三军歼灭了敌人3500多人,自己死伤1800多人。
特鲁多师长向美一军的布鲁斯·克拉克军长报告说,美七师死伤很多,无法收复猪排山。
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泰勒在与克拉克、特鲁多协商后决定退出战斗。
猪排山,即石贤洞北山,今后将牢牢掌握在志愿军手中。
美国的《主旋律》电影《猪排山》不是美国人的《上甘岭》,历史的真相与电影的描写正好相反。
电影《猪排山》把战斗的结局说反了……
(本论文的照片来自网络,作战形象是为作者绘制的)。
正文题目:“200多天,中国用美国人的绝技“五擒五纵”,制造了美国军队难忘的噩梦! 』
作者概要: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工作,致力于战争史学和战略学研究,对军队战略和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特的理解。 着作《这才是战争》于去年5月、6月,在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栏分两期被推荐。 他的公众号名也因“这才是战争”而备受关注。
这就是战争的微信id :小熊123
总制:王磊
监制:夏宇
编辑责任:戴丽李逸博
编辑:张明丽
标题:要闻:美国电影《猪排山》里的故事真实吗:志愿军五擒五纵最终胜利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23292.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