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妈妈叫车时儿子偷看了她的密码后,他连续干了87次这事…
本篇文章1083字,读完约3分钟
住在杭州钱塘新区的李先生去银行取钱,账户上莫名其妙地发现少了11530元。
“我的银行卡、身份证一直随身携带,没有用邮件提醒,但是密码只有我知道,钱怎么没了呢? ”困惑地,李先生要求柜员马上查询交易明细的流水单。
调查发现,这些钱全部在网上消费,前后共支出87笔。
小李突然醒悟了,回家问了好几次,才知道自己辛苦攒的钱是用来给13岁的儿子玩有名的游戏的。
8月16日清晨,李先生带着伟来到临江派出所门口。 正好撞到副官朱珍,热心的她马上询问了情况。
“孩子把钉子钉在我的手机上打卡时,偷偷充了11530元的奖牌买了装备……”李先生一看到朱珍“穿着制服”,就拉着她的手说。
"钱是孩子偷偷拿着我的手机转给他自己的,很多记录被他删除了. "
他说他买了游戏“皮肤”。 这笔钱应该拿不回来。 原来,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学校要求孩子每天用订书机打卡。 因为这个每天早上7点左右,小伟用手机给妈妈打卡。
妈妈当初不太在意,孩子想要手机就给了。 很久以前,伟先生歪了歪头。 他竟然拿着母亲的手机多次把钱转到自己的wechat账户上,至少几百,最多达一千。 最后,这些钱都花在这个游戏上,是为了吸一些酷的游戏“皮肤”。
“你怎么知道你妈妈的支付密码? ”朱珍出于好奇问孩子。
“我滴出租车的时候,看到妈妈在付款,就记住了。 』面对警花姐姐,孩子诚实地回答。
“试试吧! ”朱珍马上拿着李先生的手机,试图联系这个游戏的电话呼叫。
先后打了六次,客服电话接通了。
“孩子未成年,母亲作为监护人也完全不知道……”朱珍耐心地对顾客服务说。
“是的,请提供家长的消息。 反馈给上级部门。 请等15个工作日。 ’我们会仔细回答您的。
接下来,朱珍足花了40分钟,终于在电话客服的指导下,向李先生提交了相关资料,申请恢复损失。
15个工作日过去了,9月6日李先生带着伟先生再次来到临江派出所。 这次,他们怀着兴奋和感谢来了。 因为充值的钱,退款了。
“妈妈一万多人,你知道有多辛苦吗? 13岁,当务之急是好好学习……”临江派出所下姐姐下的哥哥哥哥们陆续开始和小伟说话,小伟这时都听说了,出发了,他还表示要积极给妈妈写道歉信。
钱怎么这么平安地回来了呢?
法律小教室:
民法典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
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追认。
未满8岁的未成年人是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法律行为。
资料来源:钱江夕刊
原标题:“妈妈叫车的时候儿子偷看了她的密码后,他连续做了87次……”
阅读原文。
标题:要闻:妈妈叫车时儿子偷看了她的密码后,他连续干了87次这事…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24101.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要闻: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