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时尚周刊专注时尚奢侈品资讯报道,潮流服装、护肤彩妆、品牌动态,报道女人健康时尚生活,打造第一时尚生活娱乐门户,报道内容包括时尚业界人事变动,拥有时尚业界最全的时尚人物库!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来源:大中时尚周刊作者:杜学君更新时间:2020-09-02 14:44:10阅读:

本篇文章3817字,读完约10分钟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制造业,并用新技术改造制造业。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该规划将制造业定位为“建设国家的基础、振兴国家的手段、强国的基础”,并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从2015年到2025年进入制造业强国行列;第二步,从2025年到2035年,将达到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第三步,从2035年到2049年,将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前列,建立世界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是指导未来十年各级政府相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如何将宏伟计划转化为具体行动,如何实现建设强国的梦想?

近日,《财经》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是“中国制造2025”的牵头起草单位,国家建设制造业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设在MIIT。苗伟是领导小组的第一副组长。领导小组组长是国务院副总理马凯。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创新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核心

打破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使创新成为推动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

《财经》:今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几个指导改革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文件,包括3月份发布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5月份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7月份发布的《互联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你看来,这些文件中体现的思想和理念与过去有什么不同?这三份文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苗伟:这些文件的思想和理念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在特定领域的新理念、新思想的体现。

与过去相比,这些文件的概念和思想在以下三个方面更为突出:第一,创新动力更为突出。《若干意见》强调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置于制造业整体发展的核心;《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整合促进创新,最大限度地聚集各种市场因素的创新力量,推动新兴产业整合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支柱。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第二,要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

《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打破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中国制造2025”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战略支撑和保障,努力打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性和体制性障碍,解决制约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激发市场活力;《指导意见》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反向重组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变革。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第三,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人才强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障。”《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坚持人才第一的发展理念;《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人才队伍。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从三者的逻辑关系来看,《若干意见》是制度和机制层面的保障,是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是制造业重点领域和任务的规划,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指导意见》是制造业发展方式方法的指南。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财经》:《若干意见》提到“打破一切限制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在你看来,就政府而言,限制创新的最大意识形态障碍和制度障碍是什么?

苗伟: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目前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的主体,R&D投资、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等制约企业创新的制度和制度障碍依然存在。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打破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就是要把创新建设成为推动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

我们应该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本链。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制造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创新网络。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争在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大数据、智能机器人(引用号300024,咨询)、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更加注重“四个基础”的发展,不断提高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构件(构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发展水平。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必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技术研发方向、路径选择、要素价格和各种创新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机制,充分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

三种自主创新模式各有用途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学、航空空航天装备等行业应加强原始创新,高端装备、钢铁、石化、轻工等行业应加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财经》:有几个文件强调,企业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体,市场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针对“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任务,政府如何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打算投资多少钱来建设一个制造创新中心?如何最有效地使用资金?

苗伟:目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

“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收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充分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攻克一批对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强大推动力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在资本投资模式方面,将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制造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从“配套建设”向“配套运营”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财经:一般认为自主创新有三种模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时,政府应该如何引导这三种创新?哪些行业应该关注自由创新?哪一个行业更适合后两项创新?

苗伟:自主创新包括三种形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指导,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制造2025”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主线兼顾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对于新兴产业,需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添加剂制造、新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创新发展的主要共同需求,组建一批制造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是产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成果产业化和人才培养。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在传统产业方面,支持重点产业、高端产品和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提高质量和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的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率。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优势明显的边缘产业要以原始创新为重点,鼓励重大技术突破,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对于追赶型产业和传统产业,要鼓励采用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不断缩短与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学、航空空航天装备等行业应加强原始创新,而高端装备、钢铁、石化、轻工等行业应加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新工业革命的本质

信息通信技术和技术在各个产业领域的融合与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着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变革

《财经》:在“网络+协同制造”部分,《指导意见》提出了几个目标:发展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提高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是该领域的第一个领导部门。你有推广这项工作的计划吗?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苗伟: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专项规划。组织实施智能制造项目,支持智能制造设备和产品创新发展,继续推进国家智能家居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智能联网汽车、智能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R&D化和产业化。推进传统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制定行业传统设备智能化改造路线图,组织重点行业智能化车间和工厂试点,培育一批示范企业,组织推进行业应用示范。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方案,研究提出适应工业互联网发展的ipv6地址编码方案,为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搭建低延迟、高可靠性的工业互联网测试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二是培育新的生产方式。培育和发展开放的R&D组织模式,推动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工具在企业产品R&D和设计中的应用,加快构建用户深度参与、产业链高度协调的新R&D体系。开发新的制造模式,开展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创新和物联网创新应用试点,培育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的制造模式,推动基于消费者需求动态感知的新R&D制造和服务模式形成。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三是提高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研究制定产业云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继续开展产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加强产业云平台建设和培训推广,推进R&D、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业资源开放共享。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鼓励电信企业和大型互联网企业打造开放共享的资源平台。我们将建设一批智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为企业家和小微企业提供基础设施、软件支持、网络安全、数据存储等应用服务。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第四,加快制造业服务转型。鼓励发展基于智能产品的在线服务,组织装备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试点示范,开发产品监控与跟踪、远程诊断与维护、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新型在线服务模式。培育新的交易服务形式,鼓励企业基于产品智能和在线供应链挖掘信用信息,探索信用销售、金融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鼓励大型制造企业剥离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等优势业务,为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服务。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财经》:目前,制造业正在发生一场新的革命。工业4.0、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智能制造等概念都很流行,很多企业都感到眼花缭乱。在你看来,这些时尚概念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企业应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应对这些最新趋势?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苗伟:这些概念的实质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其特征是出现了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各种工业领域技术的整合和创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事实上,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在R&D生产、经营和管理中推广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此外,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提供的。

一方面,智能制造是突破和主要方向。智能制造就是开发一批智能产品。例如,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只是程序控制设备,下一代机器人应该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例如,如果一个人误操作,他可能会被机器人伤害。如果将来在机器人上实现人工智能,如果它在附近安全距离内发现某人,它将不会运行,这是智能产品的标志。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化或信息化的生产流程,可以优化整个流程,监控各个环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次品率,顺应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大大提高效率和效益。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我们还需要在企业层面建立一个工业互联网或物联网。

如今,人们可以无缝连接信息,实时交流和共享信息。未来,信息可以在物与物、物与人、人与物、人与人四个维度上充分交流和共享,这将深刻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

行动计划是如何实现的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如何真正实现部门间政策资源的联动,还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财经:很多人担心,虽然这个文件很好,但是如果没有可靠的执行机制,这个文件就是空谈。在你看来,从文件到行动,从行动到结果,乐观和悲观的因素是什么?

苗伟:有三个乐观的因素:第一,在意识形态方面,各方已经就制造强国达成共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广泛征求和采纳了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7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制造2025”省部级研讨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统一了认识。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很高。江苏、福建等地制定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意见,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制造2025”的有效实施。

二是在组织保障方面,建立了组织实施机制。在国家层面,成立了“中国制造2025”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制造业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就重大项目中的重大计划、重大政策和专项进行联合磋商,全面推进制造业强国建设,提高决策质量。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动下,正在建立一个部委和省之间的联系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三是具体工作,实施有针对性。“中国制造2025”是未来十年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有必要考虑制造业的总体布局,但它不能涵盖所有方面。因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提升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产业基础能力等九大任务,以及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五大工程、1+x规划体系,使制造业实力提升有了具体的工作手。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还有三个因素不容乐观。首先,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为了追求经济规模和增长率,各地区可能会出现盲目布局的情况,这将对有序推进制造业强国建设产生一定影响。第二,从制造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需要政府在支持手段和社会服务方面进行深入而持续的政策创新,这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谈不上匆忙。第三,“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如何真正实现部门间政策资源的联动,还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财经》: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的最后,也提到要“建立实施“中国制造2025”任务的监督检查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评估机制”。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执行保障机制。如何建立这个机制,你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苗伟:有关方面能否贯彻落实好,是“中国制造2025”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这方面,基本的工作方法是把战略变成计划,计划变成计划,计划变成行动,行动变成实际效果。

在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要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年度计划。根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提出的年度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该部还制定了工作计划,确定了具体目标和时间要求,并根据分工予以实施。加强对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和检查。建立定期信息通报机制,及时了解重要工作进展情况,并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领导小组审议。组织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动态发布《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绿皮书》,经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每两年更新一次,以便在技术层面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第二,必须建立评估机制。加强对工作实施的监督检查,定期向领导小组和国务院领导汇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综合总体评价、专题评价和重点领域评价,并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发展目标和战略支撑保障。

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三是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工作机制。地方规划和项目实施进度的协调与合作。选择基础扎实、条件好的地区和企业,承担相关重点任务,为全国树立榜样和标杆;在一些关键领域,我们需要完善机制,实现竞争和择优,避免仓促采取集体行动和盲目发展。(马克·谢·李荣)

标题:制造强国 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6487.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